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

发布时间:

2024-05-24 13:21:44

类型:

足球资讯

来源 :nba录像

(1)

橡树资本和苏宁之间的交接过程堪称顺利和完美,尽管双方在对外播报上各有自己的考虑,但各自的行动路线就像彼此有着多年默契一样清晰有致。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1)

周二是还款大限,周三马罗塔、安东内罗两个蓝黑管理层巨头已经和橡树资本代表会面,周四,国际米兰俱乐部发表公报确认完成股权交接。

这个变动在意大利球迷、中国球迷,包括意中两国的国际米兰球迷中间引发的争论非常激烈,尽管话题方向并不完全一致。意大利媒体也一样,对张康阳的评价口风在违约日期先后有着巨大的变化。

没有违约之前,他是一个成功的、受人尊重的主席,违约之后,各种冷嘲热讽全都出来了,例如把他无法继续借到钱经营国际米兰的原因归结于“老赖”身份,理由是:中国国有银行都无法从他身上追回欠款,还有谁敢借钱给他吗?

然而,这个道理在过去几个月都可以搬出来,为什么媒体就是只字不提呢?比较有趣的是,这个观点的代表作者、《共和报》专跟国际米兰的记者瓦尼,在过去一直是张家的吹鼓手,吹法可谓天花乱坠,例如说张近东有希望出任中国经济部长。《米兰体育报》也是类似的表现。在过去几年里,各种关于张家的有利假消息都是这个报纸发布的。

《米兰体育报》和迪马济奥最早从橡树资本那边得到确认张康阳不会还款,所以从上周末开始就已经在版面上提前预告张康阳即将离开,欢迎美国人的到来。

橡树资本在意大利的新闻发布负责人是前尤文图斯新闻总监,是他掌控了整个新闻发布的路线。在张康阳一边发出控诉口吻公开信的时候不予回应,甚至在入主国际米兰的时候也丝毫不提苏宁、张家等字眼儿,反而强调, 过去3年是橡树资本支持了国际米兰的优秀成绩。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2)

(2)

不管在中国还是意大利,国际米兰球迷对股权变更的主要观点分歧,其实是球迷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心程度的不同。有的人觉得不值得担心,有人对不确定性感到焦虑。

实际上,单纯从国际米兰球队和球迷的角度来说,张家在辉煌之际离开,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圆满的告别。尽管意大利人里也普遍存在一个观点,认为国际米兰的成绩关键原因是张康阳把俱乐部全权交给了马罗塔这位意甲第一经理人。是他在各种困难时期(包括欠薪时期)稳住了军心,又在转会市场上凭借有限的预算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球队。

如果考虑意甲经济低迷的大环境,可以认为不管张康阳和马罗塔之间的权限如何分配,国际米兰这几年的成就都是值得称赞也足以让对手羡慕的。意甲球队最近2个赛季在欧战表现不错,但是意甲近年的危机没有缓解,联赛整体品牌进一步贬值,电视转播权无法获得较大增长,球星外流严重,甲乙丙职业联赛超过30个球队破产,以至于意大利政府希望亲自监管。

就算是以马罗塔之前的国际米兰来做比较,也可以看到,情况完全可以更糟糕,甚至糟糕得多。能够请到马罗塔、拥有一个可以绝对信任而且能力超强的管理层,当然也应该视作张康阳的功劳。

我的同事马德兴在微博上以严厉的口吻批评了张家。之前我曾和他有过交流,马德兴认为苏宁毁掉的不仅是江苏足球俱乐部,而且是江苏足球多年积累的青训基础。很多江苏球迷也在网上发表了类似的批评和嘲讽。

放眼世界足坛,尽管原因常有不同,但这种投资人偏爱一个球队、放弃另一个球队的情况并不仅仅是苏宁一家。举例说,曼城和赫罗纳都是城市集团投资的俱乐部。曼城垄断英超冠军、赫罗纳成为西甲黑马闯入欧冠,但是城市集团投资的另一个法甲俱乐部特鲁瓦连降两级,从法甲去了法丙,当地媒体和球迷非常愤怒,认为城市集团根本不在意当地球迷的感受,把球队当作随意支配的玩物。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3)

(3)

因此,要评价苏宁投资国际米兰的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是评论者首先必须确立自己的立场和切入点。单纯从球迷的角度来说,结论的偏差一定会非常大。

如果是站在一个非球迷的角度,从支持中国经济健康向前发展的角度去看,那么苏宁投资足球和投资国际米兰的整个过程,可以被认为是一场灾难,受损最大的不是苏宁本身,而是国有银行以及信任过苏宁的大大小小投资者。

很多人直到今天都没有意识到10年前那场中国金元足球的狂欢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球迷来说,那似乎是一个用钱买来希望的大饼。但许家印这种活生生的案例已经说明,球迷真的太好欺骗了。

足球是广告载体,更是投资热里的圈钱利器。更被忽略的一点在于:足球是跨国转移资产的便捷途径,尤其对于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老板,这是一种海外变现方式。

中超金元足球红火那几年,因涉嫌洗钱受到过国际通缉的经纪人霍拉布钦成为不止一个俱乐部坐上客,甚至在苏宁入主国际米兰前期,直接以“顾问”身份插手俱乐部事务。他的一个擅长就是让自己的客户溢价购买球员。对于客户的好处是,这些球员都有一大部分身价属于匿名基金,买方打出数千万欧元可以以购买球员的名义堂而皇之地人间蒸发。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4)

(4)

意大利媒体之前对于张康阳和苏宁的报道充满浮夸,还体现在一些记者有了怀疑但是怕惹怒国际米兰。例如过去大半年,很多记者都在私下询问,为什么张康阳回到中国以后就不回意大利了,就连股东大会都不回来,意甲夺冠不回来,出了什么事情吗?一些记者私下怀疑到了张康阳可能被边控,但又不敢写出来要求俱乐部回应,最多是以含糊其辞的方式影射。

由于官司打到了米兰,所以意大利媒体也报道了张康阳欠建设银行3.2亿欧元被申请跨国执行的消息。实际上这里也值得注意,张康阳的这笔欠债不是和国际米兰有关的欠债。当初苏宁收购国际米兰的时候,从建设银行有过借款,但是是以苏宁或苏宁下属苏宁体育的名义借的。

尽管部分赢了官司,但是建设银行并没有在意大利讨到什么好处,因为张康阳尽管曾在这里过着奢华的生活,但是他当然很清楚不把财富藏在这里。意大利曾有记者做过私下调查,发现了“苏宁海外”“苏宁国际”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布局,没有什么真实的业务,但是在伦敦、卢森堡等地通过层层套结设立的公司,让背后的持有关系隐藏很深。

实际上,建行仅仅追债到了香港、美国和意大利,说明的是那场资本狂欢之后中国金融机构面临的困境,跨国追缉资金、寻找线索的能力远远不足以保护自己。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5)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6)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7)

王勤伯:张康阳的故事,现在还只是开始(8)

(5)

橡树资本和苏宁之间的这笔交易,从剧本来说就像是张康阳无力回天,找不到新的借款偿还债务,于是只能眼巴巴看着俱乐部被收走。

但如果了解橡树资本的背景,可以明白,和橡树资本签订借款协议的时候,张康阳不可能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作为“高风险资产”管理专业户,橡树资本以区区2亿多欧元撬下国际米兰全部股份,也是早在3年前就做好了入主的准备,2个董事的长期存在,确保了他们对国际米兰内部的一切心知肚明。而张康阳在拿到橡树资本的2亿多借款以后,一直是以挤牙膏一样的方式打钱给国际米兰,这笔借款还剩下不小的一部分。

对于苏宁来说,“还不起钱俱乐部被收走”这个剧本,其实是在自己和国内的追债者之间筑起了一道美国墙。如果俱乐部是张家卖掉的,债主们采取行动会容易很多,但是俱乐部被收走了,张家之前的各种操作其实就断联了。

举例说,现在媒体上关于苏宁当初给国际米兰投了多少钱的说法,有很多数据完全是错误的,这样的报道等于是把曾经的一些漏洞和疑点全掩盖了。例如在国际米兰自己的财务年报上显示,苏宁及其国内关联企业以赞助形式给国际米兰的“钱”,很大一部分仅仅是记入了国际米兰当年的应收款,但是钱从未打到过意大利,最后成为了坏账。那么在中国这边关联公司的账本上又是怎样的情况?

所有这些都不是“热心投资足球造成巨额损失”那么简单的事情。或许,如果建设银行和中国司法机构有足够的决心要追回海外流失的财富,国际米兰易主仅仅意味这张康阳漫长故事的开始。